家庭教育对子女一生的作用是什么

父母孩子的首任老师,具有启蒙作用,在早期教育中有奠基作用,对孩子的一生有终身影响。

有人说,婴幼儿的头脑像一张白纸,很容易涂上各种颜色,可见在孩子生活的早期,家长有意无意的向他们渗透着各种各样的影响。这些影响在他们的心灵留下极为深刻的烙印,很难消失。家长实施的各种教育,他们终生不忘,成为他们一生成长的基石。

儿童阶段孩子们的思想尚未定型,有很强的可塑性,他们兴趣广泛,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,善于模仿,有很强的感受能力,有惊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

儿童时期,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,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父母的照料,加上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有限,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家长有极大的依赖性,由于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统关系,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,建立了十分真挚深厚的感情,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,孩子十分信赖家长,因此,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自然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,家长的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准则,家长对周围人和事的评价标准成为孩子道德评价的标准。甚至父母的作风、习惯、气质、兴趣、爱好、个性特征等,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。

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德智体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,特别是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,甚至可以说是起着塑型的作用。有人说:“孩子是家长的影子,孩子是家长的翻版。”都说明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。

据科学家研究人的智力开发主要是在五岁以前,如果五岁以前智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,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都有不良的影响。

据科学家的估计,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有140亿个,其中,百分之70到80%是在三岁以前形成的,这个时期将给人打下智力活动、行为发展的基础

中国妇女报披露,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,生怕孩子受人迫害,将自己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,不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,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,言语迟缓。与同龄人相比,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,近乎白痴,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在早期的重要作用。

美国心理学家杰明布鲁姆通过研究认为,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%,那么,从出生到四岁就获得50%的智力,4到8岁又能获得30%的智力,而余下的20%的智力则是在8到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。

正因为如此,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早期的家庭教育,中国是世界胎教的发源地,这不仅是因为早期教育对于人的一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,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是一张白纸,可塑性强,画上一个印记就印象深刻,经久不忘。在人的一生,我们经历了成千上万的事情,成亿成亿的信息,很多是过眼烟云,而小时候,家长对自己的教育的却牢记心间。

正如宋朝思想家张载所说:“勿谓小儿无记性,所历皆不能忘。”

颜之推也说:“人生幼小,精神专注,长成以后,思虑散逸,因须早教,勿失良机。”

我国近代爱国将领朱庆澜先生说的就更明白了,他用染丝来证明早期教育重要的原因,他说:“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,在家里养活了六年,好似第一道染缸,六岁进了学堂,好似第二道染缸,20岁以后,出了学堂到社会上,同人办事,好似第三道染缸。”他认为,关键是第一道染缸,第一场染缸打上红底子以后,再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,人就会变成“大红”“朱红”。即便是后来受到不良的影响,红底子也不会很快变化。假如第一道染缸染成了黑底子,以后就是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,原来的黑底子也很难退去,如果到学校和社会上遇上不热心的先生和坏朋友,就会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,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,永不回头的坏蛋了。他说:“六年里看费力,将来受用不尽。”朱庆澜先生批评旧中国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,他说:“丝白的时候,随你爱怎么染就怎么染,儿子小的时候,随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,教小孩是极要紧,又是极容易的事,各人偏不在容易的时候去教,偏要等大了不容易教的时候去教,又费力,又无益,岂不是怪事吗?”

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,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打基础的作用,是谁也否认不了的,谁也代替不了的。当然,这个基础的是好是坏,也由家庭教育负责。

作为家长,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,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,做父母的必须向法官军人那样忠于职守教育,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,这是由社会职能所决定的,家庭教育进行的如何,决定着儿童少年一代的身心发展水平。

许多时候,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我们缺少的可能不是钱,不是房产,不是环境,而是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,这绝对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秘密武器,走进家庭教育,不为别的,就是要寻找这一秘密武器。

当家长的真的要先好好想想自身的素质问题,不要每天和孩子较劲,要教育好孩子,先要教育自己,这是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家长必须具备的学习态度。

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石,愿我们所有的家长都能重视家庭教育,学习提高作为父母的教育能力。我会开启家庭教育系列文章,愿天下父母教育好子女,为我们中华培养栋梁之材!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